教育
2025年07月09日 周三
临沂教育丨嗨,小萌新们,请带上学长们的锦囊,启航吧!
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
当高考的终章落下,与一中挥别的日子里,回望校园的目光已悄然覆上温润的滤镜。那条走了三年的梧桐道,曾用斑驳树影丈量晨昏,如今只剩回忆可踏 —— 道旁月季从春绽到秋霜,半载花期织就季节的诗行,如今连盛放的绚烂都成了久违的风景;食堂前踱步的猫与盘旋的鸽,曾是课间驻足时最鲜活的注脚,那些为它们停留的瞬间,都成了时光里跃动的句读;春日银杏园里,海棠粉霞、牡丹雍容、连翘金浪曾让步履流连,而秋日傍晚,高三楼前老槭树的赤褐枝叶与天边熔金晚霞浑然一色,那帧浸染岁月的画面,早已凝成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版画。

这座浸润百廿年底蕴的校园,以花香为墨、鸟语为韵,在时光里铺展成卷。彼时未懂珍惜的寻常,如今却在反复回味中化作珍奇 —— 原来能于这般花木掩映、文脉流淌的学校中成长,本就是岁月馈赠的、值得用余生反刍的幸运。

难忘的不仅是校园里的草木扶疏,更有师长们的教诲如灯。

语文课堂上,裴老师如春风化雨,将诗意哲思娓娓道来;杨老师以暖阳般的氛围,让知识浸润心田;张老师似工匠般细致,夯实学习根基,带我探寻语文星河的浩瀚。数学天地中,柏老师演算函数变化,编织思维网络;孙老师将立体几何化作可触模型;赵老师于解析几何曲径处指明方向;滕老师在难题险峰披荆斩棘,不忘巩固基础。英语课堂上,杜老师、郑老师、张老师那句曾令人心头一紧的 “Let's have a dictation.”,实则是铺就高分的砖石;英语组“抢占”的时光,昔日觉其局促,如今反嫌短促 —— 正是这般点滴积累,让语言能力悄然生长。物理课上,贾老师与徐老师如庖丁解牛,剖析原理,以训练与巩固为翼,助我们翱翔。化学课堂里,吴老师站在云端,从出题视角打磨思维,用大学知识照亮前路。生物组的丁老师、赵老师、梁老师,似精密齿轮,默契配合搭建知识架构。物理竞赛王教练如巧匠雕琢璞玉,对例题细致入微的讲解,为我筑牢数理根基。

贾老师与滕老师作为班主任,是校园明灯。主席诗词讲解如黄钟大吕,红色教育似燎原星火,励志短片映照心灵,化作我求学路上不竭动力。老师们风格各异,却都以智慧与匠心,点亮我们的成长之路。能与这些良师相遇,是我三年学习生涯最珍贵的礼物。

能跻身一中的学子,多已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,我不愿空谈泛泛之论,仅想分享两条经实践检验的治学要诀 —— 这既是我穿越题海时的指南针,亦是回望来路时最想传递的心得。

其一,世人常言 “教考分离”,但三年求学经历却让我深谙:看似超脱课本的考题,实则皆为教材知识的变式与延伸。以各科为例: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文本肌理,往往暗合课本经典篇目的叙事逻辑;数学压轴题的解题密钥,常藏在定理推导的课后习题里;英语完形填空的语境逻辑,恰是课本单元主题语境的扩容与变形,那些课文里反复出现的固定搭配,往往是破解词义辨析的暗码;物理实验探究题的设问角度,本质是课本演示实验的原理迁移;化学推断题中物质转化的蛛丝马迹,早在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与课本实验现象的描述里埋下伏笔;生物遗传题的概率计算,不过是课本孟德尔定律在复杂情境下的具象演绎,连图表题的信息呈现方式,都能在教材插图中找到原型……

因此,无论备考节奏如何紧凑,都需将课本视为知识体系的根系 —— 唯有对概念定义、公式推导、经典案例烂熟于心,方能在千变万化的考题中,捕捉到命题者暗藏的 “课本密码”。这恰是“万变不离其宗”的治学真谛。

其二,当珍视平日的测试与训练,恪守“按实战标准训练,循训练节奏实战”的准则。课堂限时练如磨剑石,40分钟的作文构思、90分钟的数学演算,皆是在复刻考场的时间刻度;周测月考似演武场,答题卡填涂的规范、卷面布局的疏密,都需以实战姿态打磨。那些红笔标注的错题更需细究:物理受力分析的疏漏、化学方程式的误写,恰是查漏补缺的路标。唯有让每次训练都浸透着考场的严谨,方能在真正较量时,让笔锋如熟路般从容。

愿诸君皆能珍视一中的流金岁月,以笔为剑、以梦为马,在求知路上淬砺锋芒。盼尔等青衿续力、薪火相传,让这方园圃的栋梁之材代胜于代,终使一中百廿的星辉,再耀齐鲁大地的万里晴空。

1.高中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,而非照搬他人。

2.积极利用上课时间,高一高二打下坚实的基础,不要以为三年时光很多。

3.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,让学习持久而又有效率。

4.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,不要轻视,更不要作伪。

5.要保持一个积极健康、乐观向上的心态。

——张语恒

在这里,我想给大家三点建议:一是上课紧跟老师思路,课堂效率远比课后补学重要;二是认真整理错题本,定期复盘薄弱点;三是平衡好学习与活动,利用体育课、课间操锻炼身体,保持良好状态。高中的接力棒已交到你们手中,愿你们在一中逐梦前行,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!

——金子森

把握学科“核心”。每个学科都有它的核心观点,也可以说是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显著特征。举个例子,英语和语文不同的地方在于两种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,英语的严谨性就是它的核心观点。把握核心观点之后,就不会再去问为什么这道题是这样的,对题目的理解和掌握也将来到一个新的高度,不但学的轻松,成绩也会提高。当你感到自己遭遇瓶颈,不妨来试试这个。

——王梓臣

1.应当首先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,不可只知道要抓住更多的时间而忽略了效率,建议经常进行自我总结(每周一次最宜),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。基础为王,勤于总结,很多科目的重心在课本上,应当先从课本上有所收获再去拓展。同时要明白所学的几门科目都是非常重要的,不能片面的断定主科或是副科的重要性优先级,应当看到薄弱科目,避免木桶效应。

2.对于各门学科要有一种多想少算的思维方式,即面对问题时多想一些就能够少做一些,尤其是在数学上,注重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,进而以不变应万变。同时要注重错题本的积累和完善,并且每隔一段时间便进行对错题本的回顾,留下仍有价值的,去除已完全掌握的。

3.心态上要保持稳定,不可浮躁,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,尤其是到高三,面对无数的挑战要先稳住自己,无论结果如何一定要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。

——巩鑫浩

踏入一中这片沃土,时光便浸润在书香与青春里。课堂上,老师们以智慧点亮未知,引领我探索知识的深邃星空;课堂外,丰富的社团活动与同学间的真挚情谊,让我的视野得以拓展,心灵得以丰盈。图书馆的静谧、运动场的活力、实验室的专注,每一处都留下我踏实求索的身影。

回望来路,我深知,真正的成长源于直面挑战后的坚持。那些看似枯燥的演算、反复打磨的文稿、挑灯夜读的时光,都沉淀为破茧的力量。我学会了在压力中调整节奏,在挫折后重拾信心——这比任何分数都更为珍贵。
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,一中是梦想启航的港湾。请珍惜这里的每一堂课、每一次尝试、每一份情谊。不必过分焦虑一时的得失,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,勇敢尝试,真诚投入。相信你们的潜力,拥抱探索的热情,一中这片天空,定能见证你们独一无二的飞翔。去追光吧,少年!

——刘士皓

2025年07月09日 16:40